关注我们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法院动态
霞浦法院:深化发展“海上枫桥经验”,探索海上社区融治新路径
分享到:
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17 20:57:16 打印 字号: | |

霞浦县作为福建省海洋经济大县,海域面积广阔,渔业资源丰富,但过去也存在海上养殖纠纷多、流动人口管理难等问题。近年来,霞浦法院立足海洋特色,在全省首个海上社区设立七星诉非联动工作站,将“枫桥经验”从陆地延伸至海上,探索出“小事不出排、大事不上岸、矛盾不上交、服务不缺位、纠纷不成讼”的治理新路径,为霞浦县溪南镇“海上枫桥工作法”入选全国“枫桥式工作法”经验典型贡献法院力量。



一、党委统领,凝聚多方治理合力

1.融入法治服务矩阵

在七星海上社区设立七星诉非联动工作站,主动融入县委政法委设立的海上“1+7+N”法治服务矩阵,即依托“1”个海上综治中心,凝聚海上社区党支部、海上枫桥便民服务中心、法学会会员海上工作室、海上警务室、七星诉非联动工作站、海洋生态检察工作室、海上信访评理室“7”类载体,最大限度发挥党员、法官、检察干警、民警、法学会会员、网格员等“N”种力量作用,着力构建整体联动、无缝衔接、畅通高效的渔区矛盾纠纷调处体系,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渔排上。

2.延伸网格治理触角

利用七星海域海上综治中心建立“三级网格”治理体系,主动争取溪南镇党委支持,让65名海区网格员成为法院参与基层治理的延伸触角,共同做好纠纷预警、法律咨询、纠纷化解等工作。同时,加强与七星海域“海上执法中队、海上综治网格员、海上维稳调解队、海上联防联治队、海上信访评理员、海上法学会、海岸巡护队、海上平安志愿者”八支队伍的对接沟通,在非诉讼服务领域靶向发力,共同排查矛盾纠纷,形成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、共同调处的工作机制,第一时间共享相关信息,确保超前介入、提前研判、及时化解。


二、智慧赋能,创新远程治理模式

1.依托数字服务平台

实现“诉服村村通”智能设备向海上社区、沿海行政村延伸覆盖,依托宁德法院诉非联动平台和人民法院调解平台、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,以“多元解纷阵地设在哪儿、智能化平台布点到哪儿”为标准,实现法律咨询、视频调解、立案、开庭审理等诉讼服务“触手可及”。2023年以来,七星诉非联动工作站与东冲诉非联动工作站共为30余名渔民提供线上立案诉讼服务。

2.建立实时连线模式

突出“海上智慧渔排”功能,把综治、信访、调解、公共服务等线上服务内容进行整合,网格员运用诉服村村通“视频通话”功能实时与法院诉非联动终端的法官、调解员线上连线,形成“人在排上坐,事在格中解”的服务格局。2023年以来,通过海上诉非联动工作站线上指导调解纠纷40余次。

 

三、情理融贯,激活基层治理动能

1.常态开展普法宣传

组建普法团,常态化开展渔区普法宣传,深入涉渔村居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现场答疑、法治宣讲,提升渔民法律素养及尊法守法用法意识。建立海上巡回审判机制,尊重渔业养殖规律,探索利用伏季休渔期渔船归港、渔民返航等时间节点,上渔排巡回审判,在案件审理中适时向渔民普法,达到“巡回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效果。2023年以来,开展普法活动40余次。

2.培养本地调解力量

选派优秀特邀调解员组建海上纠纷调解专家库,吸纳村干部、“船老大”、志愿者等本地调解力量,把调解工作延伸到渔业生产一线,合力维护渔区稳定。



 
来源:霞浦法院
责任编辑:宁中法